合规路上的领跑者
当前位置:首页 >> 合规百科 >> 合规体系

出海越南:传统制造业的机遇与合规路径 —— 从苏纺集团的投资实践说起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5-10-11
当中国制造业面临 “成本上升、贸易壁垒” 的双重压力时,东南亚市场成为众多企业的 “第二增长曲线”,而越南凭借地理邻近、劳动力红利与政策支持,成为传统制造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但 “热土” 之下暗藏风险:行业准入的 “负面清单”···

当中国制造业面临 “成本上升、贸易壁垒” 的双重压力时,东南亚市场成为众多企业的 “第二增长曲线”,而越南凭借地理邻近、劳动力红利与政策支持,成为传统制造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但 “热土” 之下暗藏风险:行业准入的 “负面清单”、ODI 备案的合规细节、跨境架构的税务优化,每一步都考验着企业的出海智慧。

本文将以襄策服务的苏纺集团(化名)投资越南案例为引,从投资浪潮背景、行业准入门槛、合规实操流程三大维度,拆解传统制造业企业布局越南的核心要点,为同类企业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一、案例引入:苏纺集团的越南投资破局之路

苏纺集团是浙江一家深耕纺织行业 20 余年的企业,主营面料出口、家纺生产与棉花进口,国内设有 12 家子公司,产品远销欧美市场。2022年,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欧美关税壁垒影响,集团出口利润率下滑 15%,亟需通过海外设厂降低成本、贴近东南亚终端市场。

经过半年调研,苏纺集团决定以 “收购 + 新建” 模式布局越南:一方面收购胡志明市一家现有纺织工厂(缩短投产周期),另一方面在平阳省新建面料生产线(满足长期产能需求)。但在推进过程中,企业遇到三大核心难题:

  1. 合规备案障碍:集团计划通过香港公司搭建贸易平台、新加坡公司进行投资控股,涉及 “大陆 - 香港 - 新加坡 - 越南” 四层架构,ODI 备案流程复杂,需明确资金流向与投资目的;

  2. 行业准入模糊:纺织行业虽不在越南外资禁止清单内,但涉及环保审批、劳工标准等特殊要求,企业不确定是否需额外申请资质;

  3. 税务成本高企:若越南工厂直接向大陆母公司分红,需缴纳 10% 预提所得税,如何通过架构优化降低税负成为关键。

最终,在襄策团队协助下,苏纺集团通过 “分步备案、架构优化、本地合规” 三大动作破局:先完成香港贸易公司与新加坡控股公司的 ODI 备案,再以新加坡公司名义收购越南工厂(利用新越双边税收协定将预提所得税降至 5%),同时协助企业完成越南环保审批与劳工登记,最终实现 6 个月内投产,首年即降低生产成本 22%。

苏纺集团的案例,正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出海越南的缩影 —— 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精准把握合规要点,才能实现 “顺利落地、持续盈利”。

二、投资浪潮:越南为何成为传统制造业的 “新热土”?

近年来,中国传统制造业对越南的投资热度持续攀升,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既有越南的 “吸引力”,也有中国企业的 “内生需求”。

(一)越南的核心投资优势

  1. 区位与成本红利:越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陆运物流成本仅为海运的 1/3,且劳动力成本约为中国的 1/2(2024 年越南制造业平均月薪约 280 美元),对纺织、鞋类、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极具吸引力;

  2. 政策支持力度大:越南政府将吸引外资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策略,针对制造业,越南提供 “税收减免”(部分工业区前 4 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 9 年减半征收)、“土地优惠”(工业用地租金低至 0.5 美元 / 平方米 / 月)等政策;

  3. 市场潜力与贸易便利:越南人口超 1 亿,中产阶级规模扩大,内需市场潜力显著;同时,越南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可享受更低的关税壁垒,便于企业以越南为基地辐射全球市场。

(二)中国企业的 “出海动因”

对传统制造业而言,投资越南已从 “可选项” 变为 “必选项”:

  • 成本转移需求:国内劳动力、土地成本持续上涨,纺织、家具等行业利润率压缩至 5%-8%,通过越南设厂可将成本降低 15%-25%;

  • 规避贸易壁垒:部分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加征关税(如美国对中国家具征收 25% 关税),而越南作为 “第三国产地”,可有效规避贸易限制;

  • 产业链布局需求:随着东南亚供应链逐步完善,越南已形成纺织、电子、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企业投资越南可实现 “本地采购、本地生产、本地销售” 的产业链闭环。

据统计,截至 2024 年,中国对越南制造业投资总额已超 210 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纺织(占比 35%)、电子(28%)、家具(15%)三大领域,TCL、海尔、美的等企业已在越南深耕 20 年以上,成为 “本土化运营” 的标杆。

三、准入门槛:越南外资政策的 “允许与禁止”

与中国类似,越南对外资实施 “负面清单 + 审批制” 管理,传统制造业企业投资前需精准把握 “能投什么、不能投什么、需满足什么条件”,避免触碰政策红线。

(一)鼓励投资的行业方向

2024 年越南《外国投资法》修订后,对中资企业的鼓励方向更明确,传统制造业中以下领域优先获得政策支持:

  1. 高附加值制造业:如电子元器件生产、智能家电组装、纺织面料深加工(而非低端成衣代工),这类企业可享受额外税收优惠与土地补贴;

  2. 绿色制造领域:如使用环保染料的纺织企业、采用节能设备的家具工厂,符合越南 “碳中和” 目标,可快速通过环保审批;

  3. 产业链配套行业:如为越南本土电子、汽车产业提供零部件的制造企业,可纳入越南 “重点产业链扶持计划”,获得政府协调的供应链资源。

以苏纺集团为例,其新建工厂采用环保染色技术,符合越南 “绿色纺织” 政策,不仅缩短了环保审批时间(从 3 个月压缩至 1 个月),还获得了 10% 的土地租金减免。

(二)禁止与限制投资的行业

越南明确禁止 25 个行业的外资进入,传统制造业企业需重点关注:

  • 绝对禁止类:包括天然林开发、水产捕捞(近海)、商品转口贸易中的 “暂进再出”(易引发走私风险),这类行业外资不得参与;

  • 限制准入类:59 个行业需满足特定条件,与传统制造业相关的包括:

    1. 矿产资源加工:需与越南国有企业合资,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 49%;

    2. 纺织原料生产(如棉花种植):需获得越南农业部门的专项许可;

    3. 机械制造中的 “敏感设备”(如军工配套产品):需通过国家安全审查。

(三)特殊合规要求

除行业准入外,传统制造业企业还需满足越南的 “隐性合规门槛”:

  1. 劳工合规:越南《劳动法》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 “五险一金”(覆盖率 100%),且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8 小时,加班需支付 150%-300% 加班费,违规企业将面临最高 2 亿越南盾(约 6 万元人民币)罚款;

  2. 环保标准:纺织、家具等行业需取得 “环保许可证”,废水排放标准(如 COD 值需低于 50mg/L),企业需投入额外资金建设处理设施;

  3. 本地化率要求:部分行业要求 “本地员工比例”,如制造业企业管理层中越南籍员工占比不低于 50%,技术岗位本地员工占比不低于 70%(外资企业可申请 2 年过渡期)。

四、合规实操:传统制造业投资越南的 “五步流程”

苏纺集团的实践表明,合规是投资越南的 “生命线”,企业需按照 “备案 - 架构 - 注册 - 运营 - 风控” 五步流程推进,每一步都需精准把控细节。

(一)第一步:完成国内 ODI 合规备案

这是中资企业出海的 “前置动作”,未备案的投资项目将面临资金出境限制,具体需注意:

  1. 备案主体与范围:若涉及多层架构(如苏纺集团的 “大陆 - 香港 - 新加坡 - 越南”),需分别对香港、新加坡、越南的投资项目进行备案,明确 “每一层的投资金额、目的、资金流向”;

  2. 材料准备:需提交《境外投资申请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股权架构图、资金来源证明(如银行授信函),若收购越南企业,还需提供目标公司尽调报告、资产评估报告;

  3. 审批时效:省级发改委、商务部门审批通常需 15-20 个工作日,若涉及 “敏感国家 / 行业”(越南非敏感国家,纺织业非敏感行业),需报国家部委审批,时效延长。

襄策提示:部分企业为 “快速出境” 选择 “蚂蚁搬家” 式资金转移,这种方式已被列入外汇监管重点,一旦被查将面临罚款,甚至影响后续投资资格。

(二)第二步:搭建跨境投资架构

架构设计直接影响税务成本、资金流动性与风险隔离效果,传统制造业企业常用 “新加坡 / 香港夹层架构”,苏纺集团的架构设计逻辑具有代表性:

大陆母公司:作为最终决策与资金归集中心,掌握对海外项目的控制权,同时统筹国内供应链(如向越南工厂供应纺织原料),便于实现 “国内生产 + 海外加工” 的协同;

香港子公司:定位为全球贸易结算平台,利用香港 “自由港” 地位(无增值税、关税低),处理越南工厂的进出口贸易结算 —— 如越南工厂向欧美出口面料,通过香港子公司结算,可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同时便于后续开展跨境融资;

新加坡子公司:作为对越投资控股中心,核心优势有两点:一是享受新加坡与越南的双边税收协定,越南工厂向新加坡子公司分红时,预提所得税从 10% 降至 5%,每年为苏纺集团节省 50 万美元税负;二是新加坡金融市场高度开放,资金流动自由,便于后续向越南工厂追加投资或进行跨境贷款;

越南子公司:作为生产基地,直接开展制造业务,享受越南本地的税收优惠与政策支持,同时需满足本地化运营要求(如本地员工比例、环保标准)。

(三)第三步:完成越南公司注册

越南公司注册需遵循 “属地原则”,不同省份的审批效率差异较大(胡志明市、河内市最快,约 15 个工作日;偏远省份需 30 个工作日),具体流程:

  1. 选择公司类型:传统制造业企业首选 “有限责任公司(LLC)”,可设立 “单一成员 LLC”(100% 外资持股)或 “多成员 LLC”(合资),其中单一成员 LLC 注册流程更简单,适合独立设厂;

  2. 注册资本要求:越南《公司法》要求注册资本需在公司成立后 90 天内实缴,制造业企业最低注册资本为 1000 万越南盾(约 3000 元人民币),但实际操作中,为满足银行开户、资质申请需求,建议注册资本不低于 10 万美元;

  3. 法定代表人与授权人:法定代表人不限国籍,但若不在越南长期居住(每年停留不满 183 天),需委任 1 名越南籍授权人(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并公证),负责处理工商、税务等日常事务。

(四)第四步:完成运营前合规登记

注册后需办理 “运营四证”,否则无法开展生产:

  1. 环保许可证:向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申请,需提交环评报告、废水处理方案;

  2. 生产许可证:制造业企业需向工业与贸易部申请,明确生产范围(如 “纺织面料生产” 不可超范围从事 “成衣加工”);

  3. 税务登记证:向当地税务局申请,领取 “税号”,制造业企业通常适用 20% 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减免);

  4. 劳工登记证:向越南劳动与社会事务部申请,登记员工信息,办理社保开户。

(五)第五步:建立本地化风控体系

越南的 “合规风险” 多来自本地化运营,企业需建立三大机制:

  1. 政策跟踪机制:越南政策变动频繁(如 2024 年调整环保标准),建议聘请本地律师或专业团队,每月更新政策动态;

  2. 纠纷解决机制:优先选择 “越南商事仲裁院” 解决纠纷(比法院诉讼效率高 30%),若涉及跨境争议,可约定 “新加坡仲裁中心”(中资企业更熟悉普通法体系);

  3. 资金风控机制:越南外汇管制较严,资金出境需提供 “贸易合同、完税证明”,建议通过新加坡公司进行资金归集,提高流动性。

五、结语:传统制造业出海越南的 “成功关键”

从苏纺集团的案例到行业整体实践,传统制造业投资越南的成功,并非 “简单复制国内模式”,而是需要做到 “三个结合”:

  1. 合规与效率结合:ODI 备案、本地登记等合规流程不可省略,但可通过专业团队(如襄策)优化流程,缩短时间;

  2. 成本与质量结合:越南劳动力成本低,但技能水平相对不足,企业需投入培训成本(如苏纺集团设立 “越南员工培训中心”),避免因质量问题影响市场;

  3. 本土化与全球化结合:在满足越南本地合规要求的同时,利用越南的贸易协定优势(如 RCEP),将产品辐射至东南亚、欧美市场,实现 “以越南为节点,链接全球”。

联系方式.jpg

上一篇:家族信托:神器与暗器的边界 —— 从许、宗案例看设计
下一篇:中国税收居民的境外资产合规与信息透明化分享会圆满举办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 Copyright © 2022 襄策合规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9868号-3 XML地图
    电话咨询:133 6680 2507
    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