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深化,中国企业加速非洲金属矿业+交通基建投资进程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5-03-18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动,中国企业加大在非洲的投资比重,与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共同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也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非洲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中国全球投资&建设追踪数据,2020-2024年中国对外主要投资&建设项目集中在能源、交通、金属、房地产等板块,其中中东地区金属矿业(Metals)和交通基建(Transport)均为中国的投资建设重点。
主权贷款促进经济增长,政府融资拉动当地需求。中国对非洲主权贷款显著促进债务国经济增长,具有生产性债务特征,能够缓解非洲融资约束,形成生产性投资,与贷款相关的还款压力对债务国而言也是可负担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中国政府表示分三年提供210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金额度和800亿元人民币各类援助,推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700亿元人民币。
“一带一路”合作深化,中国对外矿业投资持续上升。近年来,受益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深化,中国对外矿业投资快速增长。2019-2022年,全球前三十大矿业公司资本开支由413亿美元提升至491亿美元,CAGR为6%。同期中国对外矿业投资CAGR高达42%,2022年更是高达151亿美元,同比增长80%,增速明显高于全球。非洲作为中国对外金属矿业投资最多的地区之一,中资企业出海有望带动 非洲地区对国产工程机械需求。
供需两端发力,采矿业投资带动国产大型机械需求持续增长。(1)供给端:国内工程机械主机厂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大马力机械产品力不输外资品牌。(2)需求端:中国工业金属如铜、铝、银等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在全球矿产资源博弈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矿产安全的地位持续提升。此外,全球发展中国家大多不具备自主开采、精炼能力,中国企业能够提供从建设到运营的全套工程解决方案,逐渐成为其第一选择。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中国采矿业对外投资将会保持增长趋势,矿业企业需求会向基本同样产品力下具备更高性价比、售后服务能力的国产品牌转移,国产大型机械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中国助力非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中国企业已经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千米、公路近10万千米、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千米、骨干通讯网络15万千米。未来中非将持续加强设施建设合作,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
我国出口非洲地区工程机械产品额快速提升。以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非洲GDP前十的国家为例, 2020年中国出口非洲十国工程机械金额仅为22.2亿元,2024M1-10快速提升至57.2亿元,同增28%,2020年至今CAGR高达34.0%,出口规模持续提升。
南非、阿尔及利亚等多个非洲国家在我国工程机械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