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外卖行业分析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5-03-10疫情带动日韩外卖市场规模快速提升,疫后渗透率有所回落。2020 年疫情日韩外卖市场规模分别同比大幅增长 199.0%和 67.5%,2021 年到达规模顶峰,2022 年起两国市场规模及外卖行业渗透率均有所回落,2023 年日、韩外卖市场体量分别约 80 亿和 170 亿美元。从外卖业态发展水平来看,2023 年日本、韩国外卖渗透率分别为 5.3%和 22.4%,韩国外卖市场渗透水平与中国接近、高于全球平均,日本外卖行业发展相对较弱,主要由于餐饮消费习惯差异所致,日本发达的线下便利店业态和中食文化+高额配送人力成本对于外卖市场造成一定挤出。
格局:平台集中度较高,格局较为稳定。韩国外卖市场集中度较高且以本土平台为主,据韩国数据分析平台 Mobile Index,韩国市占率第一的外卖平台 Baemin “外卖民族”份额达 67%,Yogiyo 和 coupang eats 分别占比约 23%和 10%,呈现一超两强格局,CR3 达 85%。日本本土传统外卖平台 Demae-can(出前馆)和 2016 年进军日本且后来居上的 Uber Eats 合计占据过半的市场份额,剩余市场以连锁品牌自配送为主。
市场机遇与难点:日本——“难”在餐饮消费习惯限制+外卖价格及人力成本高昂。 日本外卖渗透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居民外卖消费习惯相对较弱,对比两地外卖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可见,日本点外卖每月少于一次的用户占比超过 70%,韩国这一占比仅 5%;此外日本外卖价格及配送人力成本较高,据调研数据,日本外卖通常的每单价格在 2000-3000 日元左右(约合 120-180 元人民币),其中包括 300-1000 日元左右(约合 18-60 元人民币)的配送费,价格基本与堂食持平且远高于便利店普通便当价格(约 400 日元左右)。整体来看,弱需求高成本导致日本外卖市场入局较难,2020 年后滴滴、Foodpanda 等国际外卖平台曾尝试进入,最终均因运营成绩不理想而淡出日本市场。
市场机遇与难点:韩国——后疫情时代竞争加剧,但市场扩张潜力大且对外来平台在体验及效率上存在优化空间。韩国外卖市场渗透率接近于国内水平,但疫情结束后市场规模出现萎缩,据 Mobile Index 数据,疫情后外卖消费者对食品价格及配送费用的敏感度提升,使用外卖服务的频次降低,行业竞争也呈现加剧态势, 在供给端头部外卖平台在利润率缩水的压力下上调餐饮店铺佣金,而用户端,2023 年起 Baemin、Coupang Eats、Yogiyo 开始陆续推出会员服务,提供会员配送费减免及约 10%餐饮优惠。整体来看,当前韩国外卖市场面临竞争加剧挑战, 但同时当前韩国本土平台在用户服务体验(价格及时效)、活动策略等方面相较 美团等国内玩家仍有差距,对于外来平台将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此外从市场空间来看,对标电商市场(据欧睿韩国电商渗透率高达 44%高于中国及全球平均水平), 韩国基于更高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和高人口密度下相对高效的配送网络,预计外卖 市场存在更高扩张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