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海外工厂布局情况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4-08-01全球大市场竞争,多基地布局可以避免单一区域的贸易限制。化工作为多数领域的上游材料,下游市场相对广泛,而多样的产品品类也使得国内产品会深度参与全球大市场竞争, 供给端的区域集中很容易受到地区关税或者贸易政策的限制影响,从而影响国内企业进行 全球市场布局的战略。因而在国内个别细分领域,我国企业开始通过海外基地布局来规避 国内出口超高关税带来的影响,其中典型的领域是轮胎、聚酯瓶片等行业,通过进行海外基地布局,可以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占领,提升全球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通过海外基地布局,企业可以避免同一地区的产能受到贸易政策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分散单一区域贸易限制的影响。
自 2007 年开始美国 就针对中国的非公路轮胎进行双反调查,其后涉及到的品种扩充到卡客车轮胎、乘用车和 轻卡轮胎,且不同程度的征收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部分产品甚至是惩罚性税率。同样 欧洲自 2014 年开始也针对中国的载重轮胎和卡客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了反 倾销和反补贴税率。极高的反倾销反补贴税率会大幅影响国内轮胎产品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我国相比于欧美国家,汽车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因而在轮胎发展领域的需求与海外市场也呈现明显差异。由于欧美的汽车历史悠久,轮胎市场发展成熟,是全球轮胎市场的最重要的需求市场之一,其中半钢胎需求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2015 年开始全球的全钢胎需求量基 本在 2.2 亿条左右波动,由于我国下游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重型工程车辆新增需求高, 因而在全球市场中需求占比较高,但近几年随着运输和基建需求的下滑导致全钢胎消费回 落,我国的消费占比也从 2020 年的 39%降低至 2022 年的 26%。半钢胎方面目前欧美需求 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22 年欧洲和北美的消费占比达到 55%,中国市场消费占比仅为 16%。 因而欧美针对中国的双反税率对国内轮胎行业的影响较大。
面对美国、欧洲开启的双反大趋势,国内企业开始纷纷在海外基地进行布局。为了对避免 欧美对中国区域集中进行大规模征税,国内轮胎龙头企业开始纷纷在海外进行基地建设,通过海外基地供给欧美市场,形成针对不同终端市场的销售生产分配方案。而借助海外基 地的布局,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量增带动市占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海 外基地对欧美销售维持自身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形成较好的盈利空间。而在此之上,多区域的布局可以让公司进一步进行多市场的深度布局,加深车企的前段配套能力,为未来提升品牌定位构建基础。
轮胎企业出海也促使行业进一步呈现出结构性分化。国内轮胎生产基地同时受到欧洲及美 国的关税政策影响,出海布局的生产企业一方面可以进行海外市场布局,可以通过海外基 地的布局实现欧美等地区的产品出口,避免过高的关税成本;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整 体产能相对充裕,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国内产能新建审批困难,海外建厂有望进一步提 升企业的产能,扩充企业发展的空间,不断强化自身的盈利能力。根据中国轮胎橡胶工业 协会统计,2020 年 42 家会员单位的轮胎产量,占中国轮胎产量的 77%左右,其中前十名的轮胎产量约占全国的 53%,利润约占 42 家企业的 97.29%,行业内两极分化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