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行业出海越南概况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4-07-26轻工行业是出海最成熟行业之一。基于制造壁垒不高、劳动力密集型、人工占比高、国内供应链成熟的行业特征,欧美多年前已完成向中国的产业转移。早年因东南亚人工成本低、纺服企业有迁厂先例,因而个别美国或中资企业有向东南亚继续转移的先例,但人工薪资虽低但效率更低、转型相对滞缓。
2018年开始的关税加征是轻工多数行业转移东南亚的直接契机,由于关税前企业净利率基本在10%以内,合规企业较难负担关税压力,因而开始产能转移东南亚,越南的基础设施、人口密度、营商环境等综合条件是东南亚国家中最好的。 当前,随着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加剧,为规避关税比例提升等风险,部分下游客户对海外产能具备进一步诉求。越南等产能本身对客户形成吸引力,也进一步提高竞争门槛,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缺乏的小厂较难满足客户相应偏好。
国内的比较优势是高性价比的人力资源与成熟丰富的供应链配套,叠加赛道规模&企业份额有限,因而各企业规模效应不强,代工企业生产端差异有限,客户也趋向于同质化、以大型综合零售商为主。龙头确立并保持头部地位,主要系先发优势,以及下游成熟行业成熟客户注重供应粘性、不轻易换供应商。 而当下的东南亚产能则更容易从生产端拉开差距。
一是许多工业园的可用土地已经不多,且土地成本正在逐年快速上涨,甚至近几年在平阳省掀起“炒地皮”热潮,大量越南本地商人纷纷囤积地皮、待价而沽,短短几年就实现了收益翻倍。这也导致新进入者成本较高,特别小企业进入难度大。
二是员工磨合程度不一,越南虽有年轻人口占比高的红利优势,且工资普遍低于国 内水平,因而成本结构中人工占比较低,但人均产出效率差异较大,早期效率不足 国内一半,目前爬坡至接近国内水平,这与中国员工当地培训、管理能力与企业文 化等相关,需要长期磨合和管理经验,而且当前需求高增提升招工难度,本地化管 理人才招募难度更大,也需企业提高对工人的吸引力。
三是越南供应链配套尚不成熟,虽然平阳省是家居相关产业聚集地,工业园区和工厂内部设置基本借鉴国内成熟工厂,上游金属类、海棉类等供应链也有转移(根据经济观察报数据,今年Q1佛山涉及软泡行业的家具及其零件出口同比下降50.8%,产能批量转移至越南)。但仍有部分相对复杂的部件本地化供应困难,需从国内进口、成本较高、有库存风险,同时部分原材料已要求原产地溯源,因而头部企业若能延伸供应链、做到核心部件自产,也可降低成本、降低溯源风险。 因此,越南产能进入门槛高、小厂资金难度大;头部企业间也有先发优势和效率差异,在工人效率与供应链培育等方面拉开差距;即使效率提升是时间问题,已有扎实越南产能基础的企业也可率先抓住当下客户对产能转移的需求窗口期,因而越南等海外产能正构筑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