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镜鉴之日本出海(产品出海、产业出海、对外援助和文化出海)之二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4-05-30
二战以来,日本的出海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别:产品出海、产业出海、对外援助和文化出海。三、产业出海3.1阶段一:1971年至1984年,产业出海起步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可以比较直观的观察日本产业出海进程。1951-1970年间,日本对外直···
近代以来,日本的出海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别:产品出海、产业出海、对外援助和文化出海。
3.1 阶段一:1971年至1984年,产业出海起步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可以比较直观的观察日本产业出海进程。1951-1970 年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5.8亿美元,年均仅1.8亿美元;上世纪7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增长,1973年单年投资流量增长163.3%,绝对数值升至10亿美元以上,存量升至45.5亿美元,1976年起投资存量超过100亿美元,至1984年投资存量达379.2亿美元,1971年-1984 年复合增速达25.8%。从投资目的地来看,这一阶段,北美和亚洲占到较大比例,二者占比各大致在20%-40%区间内波动。从总量上来看,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日本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日元迅速升值,为产业投资出海带来整体促进作用。具体来看,日本产业出海的背后包含了多层逻辑:将丧失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向亚洲国家转移,以降低经营成本。“雁行经济发展理论”是这一逻辑的战略指南,指当日本某一产业发展成熟时,寻求存在比较优势的新兴国家,承接日本的技术,达到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而日本的产业结构则得以升级到新的层次。日本基于雁形经济发展理论将自身定位为“领头雁”,而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至“亚洲四小龙”经济体,“亚洲四小龙”再重复这一阶段将产业转移至东盟或中国等经济体,这一逻辑也体现在日本对亚洲投资占到较高比例。从行业来看,这一阶段日本经历了轻工业和重化工业的先后两次转移。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确立了以钢铁、化学、机械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后,日本以纺织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海外转移,在1969年至1973年间对外转移的制造业构成中,纺织业、化学和铁及非铁行业占到主导,投资金额分别达6.37亿美元、5.06亿美元和3.95亿美元,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7.7%、6.1%和4.8%;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缩小了耗能高的产业规模,日本于70年代末期展开边际产业的第二次大规模对外转移。这次转移以重化工业为主,铁及非铁、化学行业占制造业对外投资的比重位于前两位,投资规模在1978年至1984年间分别达到37.55亿美元和24.80亿美元,占比达7.6%、5.0%。以保障资源安全为目的的投资。日本通过加强对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资源开发型投资,突破国内资源不足导致经济发展受限的瓶颈,试图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开发型转变。典型案例也在于亚洲,日本出口石油公司早在1957年就与沙特阿拉伯签署石油特许权协议,并于第二年成立阿拉伯石油公司,在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中立区发现卡夫吉油田并成功出油,这是日本战后首次全面意义上对海外油田进行的直接投资项目。70年代石油危机冲击后,日本政府深刻意识到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1971年至1980年间,日本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由9.95 亿美元增长至152.12亿美元,得益于此,1994年日本海外资源自主开发率较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提升了6%。第三,以规避贸易摩擦和拓展消费市场为目的,产业向发达经济体出海。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面临严峻的输入型通胀,内需疲弱、经济增速下滑,存在拓展发达经济体庞大消费市场的必要性。同一时期,前文提到由于日元汇率波动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日本产品出海受到一定阻碍,增长降速,所以在这一阶段日本通过面向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出海,以规避贸易摩擦并拓展消费市场,变得十分重要。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将引发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扩大在当地采购的比例,能够缩小贸易顺差,缓和贸易冲突;并且,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是资本、技术等经济资源的综合转移,利于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并创造就业机会,从而缓和与东道国的外交关系。
3.2阶段二:1985年至1990年,产业出海增速进一步上升产业出海提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广场协议》达成各主要货币兑美元汇率有秩序升值的结论,日元汇率持续升值,对产业出海再次带来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美国出海;另一方面,日本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日本在产品出海方面始终作出妥协,也促进了日本为规避贸易摩擦而向发达经济体进行的产业出海。这一阶段支撑产业出海提速的重要逻辑在于,产业以规避贸易摩擦为目的向发达经济体出海。另外,这一阶段产业出海还体现出新的逻辑,即通过海外研发基地投资以提升研发实力。1975 至1985年,日本海外研发基地大概以每年6家的数量增长,11年增长66家;到1986年至1990年间,共有134家海外研发基地在5年间设立;到1991年至2005年间,共有749家海外研发基地设立,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日本“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由于日本制造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大规模向海外转移,导致日本国内的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流向海外,进而使得日本国内的制造业发展放缓,占GDP比重进一步回落,出现了海外生产比率上升、海外雇用增大及从海外进口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的现象。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背后也存在积极的变化,第一,尽管制造业总体占比下降,但高端制造业占比在上升,表明制造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将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进行转移,同时大力推动对于高附加值行业的投资;第二,服务业的发展不可忽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及从海外进口的增加,使过去投入到低附加值生产和出口领域的资源得以解放,转而投向附加值更高及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领域,并越来越被现实的需求所要求。
3.3阶段三:90年代以后,产业出海仍持续扩张,行业结构有所变化在产业上,呈现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的变化。21世纪初,日本制造业出海仍占到较高比例,这与前期产业优势相关,如日本制造业中的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业在90年代初期一度占到日本出口金额的71.8%,表明该产业在国际上存在较大竞争优势,而随着产业成熟度提高,叠加劳动力约束等原因提高国内制造业的经营成本,日本从产品出海逐渐拓展到产业出海,表现在2005年,日本电气机械和运输设备业对外投资占比较高,合计达32.63%。而对于后期非制造业出海占比的上升,一方面,采掘业占比上升,2005-2022年间提升2.3个百分点,对应前文提到的,日本以保障资源安全为目的进行的对外投资;另一方面,服务业占比上升较高,主要在于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和通讯业,在2005-2022 年间分别上升7.3、6.2和4.2个百分点。在产业出海的目的地上,一方面,这一阶段,美国和欧盟始终占到大头;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日本对于中国、东盟等地区投资占比长期缓慢上升,除了根据成本优势将低端产业进行转移的逻辑外,中国、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发展红利或也是日企出海的重要原因,即通过当地销售获取收入,典型指标在于,日本企业的海外生产、销售率在这一阶段仍同步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