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拿大经商须知|投资环境分析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4-05-03一、自然环境
加拿大为西半球面积最大及全球第2大国家,天然资源丰富,领土幅员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南与美国接壤,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全境面积包括水域达998万4,670平方公里,地广人稀,人口分布多集中于南部及东、西部地区,80%的人口集中在安大略省的多伦多(Toronto)、魁北克省的蒙特娄(Montreal)、卑诗省的温哥华(Vancouver)、安大略省的渥太华(Ottawa)、亚伯达省的卡加利(Calgary)及爱德蒙顿(Edmonton)等城市。
加拿大东部为丘陵地带、森林茂盛;东南部气候适中,土壤肥沃;北部属寒带,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为平原带,利于农牧发展。加拿大境内多湖泊,湖水之蓄水量,相当于全球十分之一淡水量,亦为全球淡水面积最大的国家(合计76万平方公里)。
二、人文及社会环境
加拿大3,929万人(2023),依2021年人口普查资料0至14岁人口占16.3%,15至64岁人口占64.8%,65岁以上人口占19.0%,人口年龄中位数41.6岁。由于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亚裔、中东、印度人口渐多,英语及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华语(含粤语等)已成为官方语言外之第3大语言,使用华语者占总人口数3%。
加拿大是个以多元文化为特色的移民国家,加拿大人口结构呈现三大现象:(1)加拿大多数省份人口数成长;(2)新移民人口增加,且多集中于安大略及亚伯达等两省;(3)高度都市化。另,根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加拿大人的59%以英语为主要语言,22%以法语为主,其他外语族裔总计19%。2020年时加拿大华裔人数已超过19万,占加拿大总人口之5.1%,已是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有色族裔(Visible Minority),约有八成华人集中于加东安大略与加西卑诗。
加拿大主要宗教有罗马天主教39%、基督教26.9%、非宗教主义者23.9%、伊斯兰教3.2%、印度教1.5%、锡克教1.4%等。加拿大十分重视教育,拥有一流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水平高,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成员中,加拿大平均每人教育投资最多,也是7大工业国家中最高者。
三、政治环境
加拿大为大英国协成员,奉英国女皇为国家名义上的元首。女皇派有总督代表之,而行政权力则归于内阁总理。联邦政府采议会内阁制,内阁各部会行政首长由总理提名,经由总督任命之,立法权则操在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众议院议员手中,故众议院的影响力较大。众议院议员(Parliament Members)法定席位308席,最长任期五年。
加拿大境内有许多政党,主要者有自由党(Liberal Party,2015年11月起执政)、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新民主党(New Democratic Party,与执政党联盟)及魁团党(Block Québéçois)。一般说来,加拿大联邦政府权力系由宪法规定,在若干事项上省政府有司法权。
行政区划分上,加拿大有10个省及3个地方特区。3个地方特区涵括了全加40%之土地,均属最北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虽然实行自治选举,但均受联邦政府直接管辖。
四、经济概况
(一)国内生产毛额:2兆1,747亿加元(2022)
(二)平均每人国民所得:5万3,101美元(2022)
(三)趸售物价指数上涨率:128.0(2022.09)Index 2020=100
(四)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率:6.8%(2022)
(五)经济成长率:3.4%(2022)
(六)工业成长率:1.86%(2023.02)
(七)失业率:3.4%(2022)
(八)央行重贴现率:4.5%(2023.05)
(九)汇率:1美元=1.3013加元(2022年平均汇率)
(十)外汇准备:1,099亿900万美元(2023.1)
五、产业概况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2022年加拿大国内生产总额为2兆1,747亿加元(注:以2012年为基准),较2021年增长3.6%。货品制造业(Goods-Producing Industries)约占加拿大国内生产总额的28.5%,达5,853亿3,300万加元,较2021年增加3.25%;服务业(Services-Producing Industries)总生产额为1兆4,651亿2,900万加元,较2021年增加3.76%,占加拿大国内生产总额的71.3%。
货品制造业以制造业(1,946亿2,000万加元)居冠,矿产及石油、天然气产业(1,551亿4,200万加元)居次,其余分别为营建业(1,513亿7,700万加元)、公共事业/Utilities(433亿6,600万加元)、农林渔牧业(431亿9,100万加元)。另外,2018年10月17日加拿大正式开放大麻娱乐用途合法化,2022年加拿大大麻产业(Cannabis Sector)生产总额为114亿2,600万加元,较2021年增长10.22%。
在服务业方面,前3大产业依序为地产服务业(2,675亿3,000万加元)、金融保险业(1,522亿5,900万加元)及医疗保健及社会救助业(1,486亿6,200万加元)。其他服务业类别及生产额如下:公共行政(1,420亿4,700万加元)、专业服务(1,339亿3,200万加元)、补教业(1,095亿3,100万加元)、趸售业(1,080亿6,800万加元)、零售业(1,070亿加元)、仓储物流业(823亿1,500万加元)、信息文化服务(725亿6,600万加元)、行政支援及废弃物管理(495亿3,300万加元)、非公共行政服务(389亿6,500万加元)、住宿及餐饮服务业(388亿2,300万加元)、文化创意业(133亿7,100万加元)及企业服务管理业(20亿9,200万加元)等。
加拿大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专业人才及技术、健全教育与医疗制度、稳健且竞争力强的金融业、世界级的通讯与运输基础建设,以及邻近美国市场等优势;加拿大并被经济学人智库(EIU)评选为经商投资的最佳地点,在7大工业国(G7)中独占鳌头。此外,加拿大金融体系健全,杠杆风险也远低于其他先进国家,因此在过去几次全球金融风暴中,展现出其惊人的韧性与稳定性,近年来并在世界经济论坛中,连续数年被评比为全球最健全的金融体系。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所公布的“202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加拿大名列世界第14,与2021年持平。另,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所公布的“202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22),加拿大名列世界第14,与2021年持平。
(一)信息暨通讯业
信息暨通讯产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CT)向来是加拿大经济发展主力之一。加拿大通讯产业虽然兴盛,但主要以资电软件服务为导向,资通讯产品设备则大多仰赖国外进口。根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2022年加拿大自国外进口之资通讯电子产品总额约479亿1,172万美元,较2021年度增长8.16%,主要进口来源国及占比依序为中国大陆(39.84%)、美国(17.11%)、墨西哥(10.30%)、越南(6.49%)、中国台湾(5.57%)、马来西亚(3.27%)、泰国(2.32%)、日本(2.24%)、德国(1.96%)及韩国(1.55%)等国。
加拿大数位发展成熟稳健,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所公布的“2022年全球数位竞争力报告”(The 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s 2022),就全球各国数位信息环境、技术发展程度及未来技术就绪指数等各方面评比下,加拿大名列世界第10位,较2021年上升3位。另,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公布“2022年全球宽带普及率调查报告”,倘依据各国有线宽带使用人数作为评比标准,加拿大排名全球第11位,下载速度则排名全球第10位,光纤使用户成长16.2%。据统计,目前加拿大行动电话服务公司计有Rogers、Bell、Telus、Videotron Mobile、Freedom Mobile、SaskTel Mobility、MTS Mobility、EastLink、TBayTel及Ice Wireless等10家,其中加拿大无线通讯三大巨头Rogers、Bell与TELUS服务地域范围涵盖全国,囊括市占率9成以上,其他电信业者服务区域仅限于部分城市。加拿大城市网络覆盖率百分之百,偏远城市网络覆盖率约85%。
软件与计算机服务、无线通讯、数位媒体及电子医疗领域是加拿大ICT产业的主力。在软件与计算机服务部分,目前加拿大国内约有3,000家软件公司,数量位居世界第2,许多国际信息科技领导厂商,包括:Agfa、微软、飞利浦、GE、IBM、佳能与Cerner等,都在加拿大进行投资研发。在无线通讯部分,加拿大无线通讯公司在WiFi、WiMAX与网状网络、超宽带与无线频率认证与软件界定的无线通讯等领域,都是世界领导者,超过400家公司与世界接轨,加拿大企业如黑莓手机制造商BlackBerry(原名为RIM)与Sierra Wireless等都是其中代表。另汽车无线连结技术亦是加拿大众多汽车研究机构的研发重点,包括加拿大汽车材料与制造中心(Canada‘s Centre for Automobile Materialsand Manufacturing)、Wavefront Technology Solutions、Auto21(卓越中心之一)与滑铁卢大学的汽车研究中心(WatCAR)等。BlackBerry的子公司QNX已经开始与全球汽车制造商合作,将新的无线技术建置在汽车内。
加拿大是全球电子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主要集中在电信、无线通讯(以安全防御为主)与信息计算机等方面之生产与销售,其产品项目包括先进的电话、计算机系统和相关辅助配件、家庭电视娱乐设备、卫星通讯设备、电信通讯系统、电子控制和监视设备等。根据加拿大工业局统计资料显示,加拿大电子产业由超过1,000个企业所组成,其中主要从事电子零组件生产的厂商约有200家,大多数集中在安大略省(Ontario)与魁北克省(Quebec)二省。主要生产的电子零组件种类包括:单片或混合电路之半导体、统合或分离式回路之半导体、印刷回路、连接器、电容器、电阻器、转换器、继电器及变压器等,电子零组件的生产多半与电信、信息计算机或工业仪器相关。
加拿大电子公司拥有专业及独特的技术而享誉国际。举例而言,加拿大黑莓手机制造商BlackBerry,其智能型手机BlackBerry产品数年前曾成功营销到全球,使用者千万人以上;然而,近年来在强劲对手iPhone及安卓系统智能型手机的夹杀下,黑莓机的市场占有率已大幅下滑,公司营运面临挑战。另外,以设计、代工、制造及提供解决方案的国际知名电子公司Celestica,由于该公司在电子产品及案例规划方面有其专业及独特性,所以颇受到全球电子业者的认可及信赖,主要客户遍布于一般企业、工业、通信业、航天业、国防工业和医疗保健产业等。于1968年成立的IMAX公司,是一家主导娱乐技术的公司,专门研究immersive电影技术,除了设计及制造IMAX照相机和投影机系统的业务外,也从事于IMAX影片制作、生产、后制及发行等工作。事实上,IMAX公司的IMAX 3D产品除了广泛被运用在电影剧院上,其设备及技术也广受各地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青睐及采用。随着该企业的成长及拓展,IMAX于短时间内迅速扩展事业版图,并透过企业联盟或合资方式,成功建立国际市场声誉。
在电子医疗技术部分,该产业系加拿大政府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由于电子医疗产业具有高度研发和知识经济的特征,产品设计需考量精密、轻巧、安全、环保等需求,因此加拿大电子医疗厂商整合生物信息、光子技术、奈米技术、人工智能与无线技术等科技范畴,广泛应用于商业及医疗器材等领域,在临床系统、医院和诊所资源管理系统、长期和急诊治疗、远距医疗和家庭及社区护理等方面皆拥有先进的技术,具代表性的公司包括Emergis(TELUS Company旗下公司)、CLINICARE Corporation、MED2020 Health Care Software Inc.、Logibec Groupe Informatique、Nightingale Informatix Corporation及Momentum Healthware。
(二)汽车制造业
目前加拿大汽车制造及研发主要集中于安大略、魁北克、缅尼托巴和卑诗等省。其中,安大略省的汽车制造厂商专精领域包括:汽车组装、零配件及模具制造加工等,主要领导厂商包括ABC Group Inc.、AGS AutomotiveSystems、Aisin Seiki Co., Ltd.、The Anchor Danly Company、Autoliv Inc.、Continental AG、Dana Holding Corporation、Delphi Automotive LLP、DENSO Corporation、D&V Electronics Ltd. 、Dynaplas、Flex-NGate、HBPO GmbH、Husky Injection、Molding Systems Ltd.、Intelligent Mechatronic Systems Inc.、Johnson Controls Inc.、KSR International CO.、Lear Corporation、LinamarInc.、Magna International Inc.、Martinrea International Inc.、MatcorMatsu Group Inc.、Mitchell Plastics、Multimatic Inc.、The NARMCO Group、Nemak、Nucap Industries Inc.、PAPP Plastics、Platinum Tool Technologies、QNX Software Systems Limited、Toyota Boshoku Canada Inc.、TRW Automotive Holdings Corp.、TE Connectivity Ltd.、Valiant Machine & Tool Inc.、Vari-Form、Wescast Industries Inc.及The Woodbridge Group等。缅尼托巴省汽车制造厂商主要生产大型车辆(如公交车),领导厂商包括:New Flyer Industries Inc.、Motor Coach Industries, Inc.及Thompson Unlimited等。魁北克省汽车制造厂商主要生产重型卡车、公交车、轻型及电动汽车零件,领导厂商包括:PACCAR Inc.(Kenworth, Peterbilt)、Volvo Bus(Nova Bus, Prévost)、Lion Bus Inc.、Blue Bird Corporation、Raufoss Automotive Components(Neuman Aluminium Group)、Toyota Gosei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Bathium Canada Inc.、Spectra Premium Industries Inc.、Camoplast Solideal, Inc.、Jyco Sealing Technologies及TM4 Electrodynamic Systems等。卑诗省则是汽车燃料电池主要生产聚落,领导厂商包括: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Mercedes-Benz Canada Inc. Fuel Cell Plant、Automotive Fuel Cell Cooperation Corp.、Westport Innovations Inc.及Canadian Autoparts Toyota, Inc等。
加拿大汽车零配件产业主要区分为原厂零配件及售后服务零配件市场二大类,虽然这二类汽车零配件市场产品极为相似,惟OEM车辆零配件的销售通路主要由汽车制造商直接发包给协力零件厂商,与售后服务零配件市场二者之间的市场规模、产品组合及销售通路对象等各方面均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汽车原厂零件供应商大多系具有整合能力的Tier 1大厂,从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均可一手包办,其中专门以供应原厂汽车零配件的加拿大厂商计有MAGNA International、ABC Group Inc.、ACDelco Canada、Cooper Standard、Flex-N-Gate、Linamar及Martinrea International等企业。
至于汽车售后服务零配件市场则是以供应消费者之汽车后续维修保养及换装零件为主,此类产品包括了车身、冷却系统、电子系统、引擎、传动系统、滤清器、点火及燃油系统、安全设备、排气系统、悬吊系统及煞车系统等。加拿大汽车售后服务零配件市场高度区隔化,拥有结构完整之生产、配销、零售与服务系统,一般零配件制造商大多采取少量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市场规模约逾185亿加元。至于汽车售后服务零配件市场部分,其传统销售流程大多是由制造商供应产品给大盘商,大盘商再分销给批发商,最后才分销到汽车零配件零售商与一般汽车修护厂。而加拿大大型配销商计有Uni-Select Inc.、UAP Inc.、CarQuest Canada Ltd、Wal-Mart Canada及Canadian Tire Corp等公司。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2022年加拿大自海外进口汽车零配件之总额达169亿1,945万美元,较2021年度增加27亿579万美元,成长19.04%;2022年加拿大汽车零配件之主要进口来源国及进口比重依序为美国(62.81%)、中国大陆(10.59%)、墨西哥(9.66%)、日本(4.94%)、德国(2.37%)、南韩(1.74%)、印度(1.19%)、中国台湾(0.93%)、意大利(0.48%)和泰国(0.41%);
2022年加拿大出口汽车零配件总额约128亿5,550万美元,较2021年度增加19亿4,335万美元,成长17.81%;2022年加拿大汽车零配件前10大出口国及市场比率依序为美国(89.82%)、墨西哥(7.48%)、中国大陆(0.41%)、芬兰(0.38%)、澳洲(0.22%)、德国(0.22%)、比利时(0.14%)、阿拉伯联合大公国(0.09%)、南韩(0.07%)和斯洛伐克(0.07%)。
加拿大在汽车制造已有长达100年以上的历史,拥有完善的汽车基础设施及出色的研发专业知识;因应市场需求,加拿大也成为全球新兴汽车科技的领导者之一,如在轻质材料、先进安全系统、软件和网络安全、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及替代动力系统(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等成果。此外,加拿大在新兴技术的专业知识吸引了全球知名企业的关注,苹果、ABB、通用和福特等公司在加拿大投资建立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中心,并与加拿大一流大学进行尖端研究合作。Uber、Google和Nvidia等科技巨头也在自驾和互联网汽车研究方面进行重大投资。
随着北美三大车厂纷纷转向生产电动及自动化车款,因看好加拿大稳健优异的汽车制造基础,福特、斯泰兰蒂斯和通用汽车分别于2020/21年宣布未来数年间将在加拿大投资57亿加元进行40款创新电动车的计划,并在供应链中创造数万个就业机会;此创新投资案将有助加拿大电动车产业发展向前迈出一大步。首先,美国通用汽车于2021年1月宣布一项逾10亿加元投资计划,将在安省Ingersoll生产全电动BrightDrop Zevo 600小货车,计划2025年开始每年生产50,000辆电动汽车,为加拿大第1个大型电动汽车生产厂,加拿大政府为该投资案提供2.59亿美元的补助;美国通用汽车并计划斥资1.3亿加元改造安省Oshawa组装厂的相关设施,用于生产电动汽车。而福特公司也承诺投资18亿加元,在2026年之前将位于安省奥克维尔(Oakville)的工厂转换为产制电动汽车的厂房。斯泰兰蒂斯则同意斥资16亿加元开发平台,以制造混合动力和电池的电动汽车。德国Volkswagen车辆集团于2023年3月宣布将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设立电动车电池工厂,计划在St. Thomas兴建占地1,500英亩首个海外电池超级工厂(gigafactory),并在2027年开始生产。加拿大被选为建厂地点的原因是该国具有丰富的原材料供应和清洁电力资源,并且政府积极鼓励吸引投资。加拿大政府在过去两年中已经推出至少10项价值超过160亿加元的重大电动车相关计划。
电动车最重要的组件当属电池;根据SNE Research资料显示,若按市占率排名,2021年前10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CATL、LG Energy Solution、Panasonic、BYD、Samsung SDI、SK Innovation、CALB、AESC、Guoxuan、PEVE)总部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韩国和日本;前三大电池制造商CATL、LG Energy Solution及Panasonic的市占率近7成;北美地区在EV电池制造方面显然落后亚洲国家。加拿大总理杜鲁多于2022年7月在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宣布,联邦政府已跟环球材料技术与回收集团优美科(Umicore)签订协议,计划投资15亿加元在安省Loyalist镇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厂;该工厂计划在2025年底前全面投入运营,每年将为10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材料,创造1,000个工作机会。
除了轻型电动车之外,加拿大在商业电动车(如卡车及巴士)方面也有所发展;位于魁北克的Lion Electric Co.为北美最大的电动校车制造商,可依特殊需求或城市交通而专门设计和制造全电动的中小型巴士。为了加速“弃油转电”,加拿大联邦政府于2021年3月宣布,将砸下1亿加元资金协助Lion Electric公司在魁北克省的圣杰罗姆(Saint-Jérôme)建造电动车的电池工厂,预计2023年可开始生产电动车电池。除了Lion Electric之外,加拿大本土企业Canadian Electric Vehicles(CEV)、Nova Bus、New Flyer、GreenPower Motor Company及Orion Bus Industries等在商用电动车制造方面也有令人瞩目的成果。
电动车最重要的组件当属电池;根据SNE Research资料显示,若按市占率排名,2021年前10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CATL、LG Energy Solution、Panasonic、BYD、Samsung SDI、SK Innovation、CALB、AESC、Guoxuan、PEVE)总部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韩国和日本;前三大电池制造商CATL、LG Energy Solution及Panasonic的市占率近7成;北美地区在EV电池制造方面显然落后亚洲国家。加拿大总理杜鲁多于2022年7月在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宣布,联邦政府已跟环球材料技术与回收集团优美科(Umicore)签订协议,计划投资15亿加元在安省Loyalist镇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厂;该工厂计划在2025年底前全面投入运营,每年将为10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材料,创造1,000个工作机会。
实际上,加拿大拥有电动车33种的关键矿产,包括镍、钴、锂、铂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相当适合发展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因此加拿大政府近年来重点推动EV电池的发展,除了援助Lion Electric建造电动车电池工厂,并积极招揽国际电池制造商投资设厂。举例来说,通用汽车(GM)与韩国浦项化学(POSCO Chemical)也在2022年3月宣布合作,计划在加拿大建造一个价值4亿美元的电池材料工厂。相信在国际大厂纷纷进驻后,势将加快加拿大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步伐。为确保安省成为电动汽车新兴技术及制造的重要供应链地位,安省省政府方于2022年3月17日颁布首个关键矿产战略,计划将在3年内投资近3,000万元支持关键矿产勘探和矿产创新基金,该战略可将安省北部的矿山与南部的制造业相连接,为安省电动汽车产业建立稳健的供应链基础。
另,有关加拿大充电设备市场,加拿大联邦政府预计分阶段达成零排放汽车(ZEV)目标,目前计划2026年电动车占新售轻型汽车销量20%(相当于39万5,000辆),2030年达到60%(相当于120万辆),2035年实现轻型汽车新车销售全面零排放(相当于200万辆)。专家指出,加拿大要在2026年实现第一个目标之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2022年上半年加拿大电动车(包含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仅占新车销售的7.2%;2019年、2020及2021年全年电动车销售比例分别为2.9%、3.5%、5.2%。
加拿大政府自2015年以来已投资超过10亿加元建造充电站基础设施及提供购买零碳排车补助,电动车在可见的未来将成主要交通工具。根据加拿大联邦政府零排放汽车基础建设计划(Zero Emission Vehicle Infrastructure Program,简称ZEVIP)目标,预计于2027年底前挹注6亿8,000万加元在全国安装3万3,500个电动车充电桩及10个氢能车加氢站。此外,各省级政府亦有补助民众购置安装家用或工作场所电动车充电设备,越来越多建商的住宅开发案将电动车充电器列为标准配备。
据Dunsky Energy + Climate Advisors提交给加拿大自然资源部之《加拿大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需求预测报告》显示,加拿大未来5至10年需加速布建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以实现联邦政府2035年轻型汽车新车销售全面零排放的目标。该份报告并预测至2050年加拿大需要83万个二级充电桩与8万4,900个DC快充充电桩;截至目前,加拿大二级充电桩约1万4,884个、DC快充充电桩约3,481个。倘以平均每个快充充电桩安装费用约15万加元及每个二级充电桩安装费用约8,000加元计算,加拿大未来30年在充电基础设施上需耗资约200亿加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车充电需求。加拿大对电动车充电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相关设备之政府采购及民间商机值得我商关注。
(三)机械设备产业
步入工业4.0的时代,智慧生产已经成为制造业成功的关键要项之一;如何将精密机械结合云端科技、机器人、大数据、互联网、3D打印等科技领域,扩大生产线输出及效能,带动产业创新与异业结合,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先进工业国家新课题及产业发展目标。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产业调查显示,2022年全球智慧制造市场规模逾2,778亿美元,预期至2029年将增长至6,584亿美元,复合年均成长率达13.1%,发展潜力惊人。根据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资料显示,加拿大位于世界顶级机械制造国之列,2022年机械设备出口金额达315亿美元,机械设备进口金额达560亿美元;据统计,加拿大专门从事机械和设备产业的厂商总数约7,517家,机械设备制造主要应用于采矿、石油和天然气机械制造、汽车及航空金属加工机械、营造机械、农业综合机械及环境系统设备等领域为主;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加拿大机械业者主要以外销为主。
加拿大机械厂商9成以上为中、小型企业,遍及加拿大各经济区域,机械厂商特色依各省产业之兴盛而迥异,以营造、能源、林木及农业等盛行的加西地区,代表厂商包括:Black Cat Wear Parts, Buhler Industries, Cameron, Ebco Industries, Enerflex, Flexi-Coi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Liebherr, Tarpon, Tenaris, Tesco Corporation, Thermo Design Engineering, Weir Group, Winpak等。
以工业电机、航天及汽车产业为发展重心的安省及魁省,其代表厂商为ABB, AP&C, Atlas Copco, Brandt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mso, Gerdau, Honeywell,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Illinois Tool Works, Ingersoll Rand, Precision Resource, ShawCor, Tenaris, TMI Climate Solutions, Valmet, Weir Group等企业。至于大西洋省份则有Aspin Kemp & Associates, GN Thermoforming Equipment, MQM Quality Manufacturing, SureShot Solutions,Thomas Equipment等机械厂商。
依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2022年加拿大机械设备进口总额约560亿3,610万美元,较2021年增加88亿3,042万美元,成长18.71%;2022年加拿大机械设备前13大进口来源国排名顺序及占比依次为美国(46.18%)、中国大陆(14.47%)、德国(6.77%)、日本(6.05%)、墨西哥(3.92%)、意大利(3.61%)、南韩(2.22%)、英国(1.82%)、法国(1.18%)、瑞典(1.02%)、泰国(0.93%)、荷兰(0.92%)和中国台湾(0.87%)。
加拿大因紧邻美国市场,拜地利之便而深蒙其利,促成加拿大主要机械厂商多集中于安大略省南部。另因自由贸易协定,加、美两国货品享有跨境交易免关税及货物可自由流通之便利性,提供加拿大机械产业发展及销售最佳的契机与保障,促使美国成为加拿大机械最大之进出口国,进口市场占有率逾5成,出口市场更是超过7成。
(四)生物科技产业
加拿大为全球生物科技强国之一,生物科技产业聚落集中于蒙特娄、多伦多和温哥华等三大城市。加拿大生物科技产业广泛应用于生技医药制造、农业与食品生技制程、有机化学制造等三大领域。此外,加拿大是全球领先的肿瘤研究中心,加拿大在全球临床试验数量中排名世界第4,成本效益居G7之冠。加拿大在糖尿病研究、疼痛治疗和心血管疾病等领域亦有显着增长。举例而言,总部设于美国的默克公司(Merck & Co., Inc)与温哥华的心脏药物公司(Cardiome Pharma Corp.)签订价值达10亿加元的协议,这是加拿大生命科学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交易金额。随着生物科技、组织工程管理、基因学与计算机科技的配合发展,整个生物科技产业将会有愈来愈多的新产品与技术出现,故生物科技是国际间公认为下一波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产业专家指出,未来整个生技产业应会朝向四大方向发展,分别为DNA和RNA疫苗、养生保健食品、生医材料以及疾病筛检技术的创新。
根据加拿大专利药品价格审查委员会(Patented Medicines Prices Review Board, PMPRB)资料,2021年加拿大专利药品销售额约174亿加元,较2020年减少1.7%,占加拿大所有药品总销售额之51%。2020年前十大制药公司占加拿大药品总销售额(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一半以上,前十大制药公司及市占率依序为Johnson & Johnson/Actelion(13.3%)、AbbVie(5.10%)、Novartis(5.10%)、Merck/Cubist(5%)、Pfizer/Hospira(4.3%)、Apotex(3.9%)、Bayer(3.8%)、Roche(3.7%)、AstraZeneca(3.6%)和GlaxoSmithKline(3.4%)。
2021年加拿大销量前10大的非处方药品销售额约37亿8,200万加元,药品类别依序为Vitamins、Pain Relief、Natural Health Supplements、Digestive/Intestinal Health Treatment、Cough & Cold Relief、Allergy、Habit Treatment、Topical Treatments、Nasal Relief、Travel Air Remedies、Miscellaneous、Calm Sleep & Mood Enhancements。
目前加拿大生技公司约研发逾500种生技医药新产品,其中以肿瘤类(Oncology,占41%)、神经科学类(Neuroscience,占14%)和传染病及疫苗(Infectious Diseasesand Vaccines,占11%)的产品名列前3位。国际知名药物如Singulair(Merck Frosst)及Visudine(QLT)、加拿大医疗照护系统公司P2P等均系在加拿大研发。
加西地区主要领导厂商包括:Gilead Sciences、Aurinia Pharmaceuticals、NAEJA、Oncolytics Biotech、Parvus Therapeutics、Resverlogix、Amgen、Cardiome Pharma、enGene、Aquinox、Pharmaceuticals、MRM Proteomics、Celator Pharmaceuticals、iCo Therapeutics、OncoGenex Pharmaceuticals、QLT、Xenon Pharmaceuticals、Qu Biologics、Sirona Biochem、Syreon、Zymeworks、AdeTherapeutics、Phenomenome Discoveries、Apotex Fermentation、Emergent BioSolutions、Marsala Biotech、Kane Biotech、Medicure、Valeant Canada;加东地区主要领导厂商包括:Amgen、Abbott、AbbVie、Bristol-Myers Squibb、Apotex、AstraZeneca、Bayer、Baxter、Bioniche、Eisai、Eli Lilly、Generex Biotechnology、GlaxoSmithKline、Dalton Pharma Services、Johnson & Johnson、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Medicago、Merck、Novartis、Helix BioPharma、Alphora Research、Astellas Pharma、Cipher Pharmaceuticals、CMX Research、Genzyme、KGK Synergize、Nucro Technics、Roche、Sanofi、Microbix Biosystems、Takeda、Teva、Theratechnologies、BioVectra、Immunovaccine、Æterna Zentaris、Galderma、Jubilant Life Sciences、MethylGene、Nuvo Research、Pfizer、ProMetic Life Sciences、Pharmascience、Kytogenics Pharmaceuticals等。
加拿大农业生技大省-沙士卡其湾省Saskatoon市为萨省第1大商业城,素有“加拿大生物科技之都”之称,拥有加拿大最先进之生物实验与加工设备,例如:“加拿大同步辐射研究中心”运用同步加速器进行新药开发、生医材料、生物芯片等研发;“加拿大植物生物科技研究院”从事基因生技、细胞培植技术及保健食品研发;“传染病疫苗研究中心”专门从事人类及动物疫苗研发及商品化;“POS BioScience”研发加工生产机能性食品、保健食品、营养品、食品配料、皮肤保养品等。此外,“国家研究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Saskatoon市设有“植物生技研究院”(Plant Biotechnology Institute),旨在协助企业进行生技创新及商业化。该研究院拥有众多专业人员及精良仪器设备,特别是先进的基因实验器材;周边相关企业约有40家,合占加拿大生技研发总金额的30%,年产值6,000万加元。2019年3月沙士卡其湾省植物治疗生物研发药厂ZYUS Life Science Inc以现金320万加元向健康医疗数据中心Ehave,Inc购买其医疗信息平台(health informatics platform)搜集之数据,该平台提供ZYUS如癌症、病痛等患者,使用药用大麻的过程纪录及结果,帮助ZYUS连结末端使用者,进而研发有效且实用的治疗药物。
(五)医疗器材产业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研究报告,2022年全球医疗器材市场规模达4,945亿美元,并随着医疗保健支出、医疗技术创新、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增加等因素助长,促进医疗器材市场发展;该机构并预估,至2029年医疗器材市场将可达到7,189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5.5%,市场商机丰沛。另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全球前10大医疗器材国依序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中国大陆、西班牙、加拿大和瑞士;其中,加拿大在全球医疗器材市场排名第9位,在国际医疗器材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医疗器材在加拿大受到“加拿大食品和医药法”规范,并依照加拿大医材法规(Canadian 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s, CMDR)决定医疗器材的分级,其风险由低至高区分为第I、II、III或IV类;除了第I级医材之外,其余第II、III或IV类医疗器材都需经过加拿大卫生部的“医疗器材符合性评估体系(Canadian Medical Devices Conformity Assessment System, CMDCAS)”的认证核可。基本上,绷带、导管、心律调节器、人造心脏瓣膜、诊断影像设备、透析设备、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人造皮肤、手术工具、输液泵、维生系统等都在医疗器材范畴之内。但随着电子科技发展及先进材料的开发,医疗器材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现今一些信息通讯科技产品也被列入常规医疗器材之中。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2022年加拿大医疗器材进口总额达71亿6,823万美元,较2021年减少8亿9,209万美元,衰退11.07%;2022年加拿大医疗器材前15大进口来源国及占比依序为美国(36.89%)、中国大陆(14.45%)、墨西哥(10.26%)、德国(4.23%)、爱尔兰(3.50%)、马来西亚(2.92%)、意大利(2.58%)、哥斯达黎加(2.39%)、日本(2.24%)、瑞士(1.91%)、澳洲(1.78%)、泰国(1.55%)、英国(1.50%)、新加坡(1.43%)及中国台湾(1.12%)。出口市场部分,2022年加拿大医疗器材出口总额达18亿1,198万美元,较2021年增加4,454万美元,成长2.52%;2022年加拿大医疗器材前10大出口国及占比依序为美国(79.19%)、德国(3.20%)、英国(1.70%)、澳洲(1.54%)、日本(1.25%)、印度(1.09%)、荷兰(1.07%)、意大利(0.98%)、哥斯达黎加(0.96%)及墨西哥(0.70%)。
加拿大医疗器材的主要销售对象为医院、研究机构、诊所和一般消费者;在加拿大,医院和研究机构可以单独或透过集体采购(GPO)或共享(SSO)方式采购医疗器材,仅医院就占医疗器材总销售额的18.2%,其他采购单位包括医疗专业人员例如牙医、眼科保健人员及长照护理中心的专业人员。
另,在远距医疗市场部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远距医疗服务已行之多年,加拿大总人口数约3,800万人,其中近19%的人生活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然而加拿大执业医师于这些地区服务的比例仅有8%;因此,发展远距医疗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远距医疗服务的优点不仅可跨越时空的限制,提供病患便捷的医疗服务,对于不良于行或地处偏远地区的人,更可及时提供适切的医疗服务。加拿大联邦政府于2001年资助成立非营利组织Canada Health Infoway负责发展加拿大数位医疗解决方案,例如电子健康纪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及远距医疗(Telehealth);该组织于2018年提出ACCESS 2022计划,并联合七大赞助商,包含Accenture Canada、LifeLabs、Orion Health、RGAX、Roche Canada、Teladoc Health以及TELUS Health等,结合公私部门支援加拿大各省建立远距医疗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技术。
(六)自行车产业
由于加拿大人对于自行车的热爱,一年四季都可见到加拿大民众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市区之间;近年来加拿大自行车市场发展快速,尤其对于高质量的自行车及配件需求日益增高,市场需求呈上扬趋势,惟加拿大自行车市场需求尚多依赖进口。
据加拿大统计局显示,2022年加拿大进口自行车及零配件总额约6.56亿美元,与2021年比较,进口总额增加1.33亿美元,大幅增长25.61%;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依序为中国台湾(占进口总额34.12%)、中国大陆(33.91%)、越南(7.01%)、柬埔寨(6.76%)、美国(5.14%)、德国(2.78%)、印尼(2.50%)、日本(1.81%)、意大利(0.93%)和泰国(0.88%)。出口市场部分,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2022年加拿大对外出口自行车及零配件总额约6,260万美元,较2021年增加1,224万美元,成长24.32%;前十大出口市场依序为美国(占出口总额74.18%)、巴西(7.16%)、德国(3.12%)、英国(2.54%)、澳洲(1.69%)、纽西兰(1.21%)、罗马尼亚(0.93%)、中国台湾(0.89%)、荷兰(0.85%)和法国(0.77%)。
因应科技创新、市场导向及环保绿能概念的兴盛,近年来自行车产业销售主力由一般自行车,进阶到以高阶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为发展重点;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2022年加拿大自全球进口电动自行车数量逾53万台,进口金额约3.60亿美元,较2021年成长26.53%;另与2018年进口数量5万多台、进口金额3,578万美元比较,成长逾10倍。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依序为中国大陆(占进口总额65.23%)、中国台湾(18.23%)、越南(3.33%)、德国(2.57%)、荷兰(1.74%)、柬埔寨(1.54%)、西班牙(1.47%)、美国(1.22%)、泰国(1.18%)及法国(0.88%)。
据Statista统计,目前加拿大约有600家自行车专卖店,主要集中在魁北克省(约198家)、安大略省(约168家)和卑诗省(约152家)。加拿大自行车及配件销售通路包括大型连锁量贩店、综合性体育用品店、自行车专卖店及其他专业运动用品经销店等。一般来说,着重自行车配件经济与实惠性的加拿大消费者,大多会选择以号称提供顾客一次购足服务的“综合性体育用品店”,例如Sportchek、Mountain Equipment Company(MEC)、Sporting Life、Decathlon等,或大型连锁量贩店,例如Canadian Tire、Wal-Mart及Costco等;但若是着重自行车的质量、耐用度与效能的消费者,则会到自行车专卖店或专业运动用品经销店选购。受疫情影响,加拿大电商购物销售业绩仍持续成长中,原本依赖实体通路进行销售之自行车及运动用品业者都已跨足电子商务,提供更多元购物管道,满足消费者需求,我商可依产品定位与功能性选择适合的通路管道拓销。另外,电动自行车通路部分,因考量售后服务与维修,消费者仍偏好于实体通路/专卖店购买。
(七)航天产业
加拿大航太业发展奠定于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初期,当时因军备需要,加拿大政府积极投资发展航天科技;至60年代,因加拿大政府开始减少军用航空器的研发资助,促使加拿大航太业者转向与美国企业结盟整合,并致力于民用航空产品的研发,因发展策略正确及扎实的产业基础,促进加拿大航天产业自8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加拿大航太业的研发与生产以商用为主,在全球航天产业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根据“加拿大航天协会”(The 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Canada)资料显示,加拿大航天业在全球市场上名闻遐迩,其中在民航机、航空发动机和飞行模拟器制造为业界翘楚,世界排名前三名。加拿大航太业年总产值(GDP)约250亿加元,相关从业人员高达21万3,000人,并以商业出口为导向,其中75%产量为外销,以商业航空设备(占86%)、航天防卫设备(占12%)及太空系统(占2%)为主,为加拿大经济主要命脉之一。
蒙特娄是加拿大最大的航天生产基地,在飞机组装、发动机制造、航天电子、起落架及飞机维修方面实力颇为坚强,主要企业包含庞巴迪、Bell Helicopter Textron Canada、Pratt & Whitney Canada、Rolls-Royce Canada等,并拥有十余家航天研究中心。多伦多则为加拿大第2大航天生产重镇,主要集中于安大略西南部地区,计有200多家企业,以飞机零组件制造、飞机系统开发、飞机维修为主。温尼伯地区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航天工业中心,该地区是波音公司全球十大商用飞机生产地之一,也是波音公司在美国以外的3个制造基地之一。
加拿大国际知名的航天企业为数不少,其中为全球商业飞机领导者之一的庞巴迪宇航公司(Bombardier Aerospace),在商务客机、区域客机及专业飞机的设计和制造享誉国际;此外,庞巴迪也生产飞机结构并提供维修服务。CAE则是提供全球民航和国防客户进行仿真模拟飞行技术的培训及服务,透过其全球50多个民航培训中心网络,CAE每年培训超过12万名飞行员。另外,CMC Electronics以提供驾驶舱整合系统和航空电子闻名;Héroux-Devtek为全球第3大飞机起落架公司;Magellan Aerospace公司除了生产先进军用设备之外,并设计制造和维修航空发动机和航空结构组件,以及为太空和卫星任务提供解决方案。Avcorp Industries则是高功能商业和国防飞机结构供应链的生产商,并为航空公司提供零组件的维修服务。MDA开发并提供先进的国防和海洋监视系统,及雷达地理图像、太空机器人和卫星通信子系统。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2022年加拿大自国外进口航天产品暨零组件之总额约128亿381万美元,较2021年度增长24亿5,725万美元,增长23.75%;2022年加拿大航天产品暨零组件之主要进口来源国及占比依序为美国(59.48%)、英国(5.84%)、法国(5.53%)、墨西哥(4.08%)、中国大陆(3.61%)、波兰(3.48%)、德国(3.46%)、日本(1.84%)、巴西(1.53%)、意大利(1.12%)、以色列(0.81%)及中国台湾(0.61%)。
2023年1月加拿大交通部长Omar Alghabra宣布在未来三年,将逐步发展安全、可靠和环境永续的商业太空发射活动。为此,交通部将制定加拿大商业航天发射所需监管规范、安全标准和许可条件。此外,将建立一个跨部门机制,采取逐案方式审查发射申请案,以确保符合国内法、国际条约、国家安全与外交利益。目前已有Maritime Launch Services在东岸建造发射设施。
(八)食品业
加拿大幅员广阔,土质肥沃,在无污染的环境、高标准的食品检验法规以及创新的研发能力等有利条件下,兴盛的农、牧、渔业带动了加拿大食品加工市场的发展,促进加拿大成为世界主要的食品生产及供应国之一。
依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加拿大食品制造商近9,800家,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7万人。资料显示,食品加工业为加拿大第二大制造业,仅次于运输设备,年产值约992亿美元;其中,肉类产品为最大市场,年产值282亿美元,占食品制造总产值28%以上;乳制品则位于第二大,年产值145亿美元(占14.62%);第三大市场则是谷物和油籽加工,年产值110亿美元(占11.09%)。其余食品制造包括:其他食品(如:休闲食品、茶与咖啡和酱料等),年产值107亿美元、烘培类食品(99亿美元)、宠物食品(77亿美元)、保鲜蔬果和特色食品(71亿美元)、海产加工(61亿美元)及糖果产品(40亿美元)。
加拿大食品加工业因地区特性而各有差异,例如以肉类加工食品为主的省分包括安大略省、魁北克省、亚伯达省和卑诗省等,或以油籽碾磨的缅尼托巴省和沙士卡其湾省,以及盛产海鲜地区的纽布朗斯维克省、诺瓦斯科西亚省、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地区。加拿大食品业以强而有力的研发作为基础,为食品制造注入创新精神;例如,风行全球的芥花油就是加拿大植物研究人员研发出来的产品,健康价值愈来愈受到消费者肯定。另外,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也造就了食品加工业的独特利基,为满足国内各族裔的偏好与口味,适应多变的市场,加拿大食品加工业不断求新求变,制作适合各族裔的食品;举例来说,加拿大可提供符合各种切割尺寸伊斯兰教(Halal)认证或犹太教规(Kosher)的天然和有机肉类产品。
依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2022年加拿大进口食品总额约292亿6,764万美元,较2021年度增加38亿7,338万美元,成长15.25%;2022年加拿大食品前10大进口来源国及市占率依序为美国(57.80%)、中国大陆(4.41%)、巴西(2.86%)、意大利(2.86%)、泰国(2.51%)、墨西哥(2.23%)、印度(2.04%)、越南(1.78%)、瑞士(1.27%)和德国(1.23%)。
整体而言,加拿大农渔业兴盛,食品类商品往往出口多于进口,其中肉类产品、蔬果及冷冻海产更是营销至世界多国。
加拿大食品的销售管道除了透过大型超市、卖场和餐馆之外,最直接的销售管道要属本地的食品进口商,此类进口商熟谙市场销售通路,会随着市场的需求及价格变化,随机调整其产品线及供应商;按照产品HS Code或产品名称,可查询到加拿大相关之进口商资料。
六、投资申请之规定、程序、应准备文件及审查流程
“加拿大投资法”(Investment Canada Act,ICA)规定,除某些敏感或特殊产业(例如金融业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非加拿大人不得申请广播执照、电讯业不得超过20%等),基本上加拿大对外资采开放态度。
加拿大政府企业服务信息网站,包括协助成立新企业、设立程序、企业名称登录、设立税务账号、许可证等说明及申请表件。
外人投资系由加拿大创新、技术暨经济发展部(原工业部Industry Canada)管辖。根据ICA,外人在加拿大成立新企业或收购加拿大企业,按其投资金额及投资型态不同,或只须报备(notification)联邦政府,或须经过审查(review)。以下为ICA对外来投资之规范情形:
(一)外人投资如系以成立新企业或并购但未取得控制权之方式为之:根据ICA第11、12条规定,投资在一定金额以下者,只需向主管机关报备即可(subject to notification),亦即投资者只须在投资进行之前,或在事后30天内,将投资计划通知主管机关,如非属敏感或特殊产业,一般而言投资者无须再进一步呈报资料,亦即不须经过审核或批准。
(二)非加拿大人之公司须向加拿大联邦政府(如创新、技术暨经济发展部公司登记处)或省政府主管机关办理登记。外国公司之子公司(subsidiary corporation)则须向营业所在地之省政府主管单位办理登记及缴费后即可取得营业资格。
(三)如果外人系投资于敏感或特殊产业,或收购现存之加拿大企业超过一定金额:则该项投资不仅要申报,并可能依据ICA相关条款需要经过审核(review)及核准。根据ICA条例第15条,被保护的产业包括下列各项:
1、书籍、杂志、期刊、报纸之出版、发行或销售。
2、电影或影像产品之制作、发行、销售或展示。
3、音乐录音带或录像带之制作、发行、销售或展示。
4、以印刷或可由机器阅读之形式的音乐,其出版、发行或销售。
5、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播送。
(四)若非WTO会员国民之并购案:根据加拿大投资法第14(3)、14(4)及15条规定,需要审核的情形为:
1、直接投资:加拿大企业资产总值在500万加元以上者。
2、间接投资:加拿大企业资产总值在5,000万加元以上者。
3、如系成立或收购具有文化性(cultural heitage)或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之企业:包括出版、电影、音乐及广电业,则无论企业大小规模都需先经过审查。
如果投资案须经过审核,则投资人必须向主管机关提出投资计划详细资料,依据ICA第16、17、20及21条规定,每一投资案都将以个案方式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结果系对加拿大有利(net benefit to Canada),才会获得核准。下列是加拿大政府评估时会考虑的因素,包括:
1、该投资案对加拿大经济活动之影响,包括对就业,原料加工、设备零组件或服务之使用效率是否有益,以及是否能增加加拿大外销。
2、加拿大人民是否得以在新企业或新企业所属之产业中得到参与之机会。
3、是否能提升生产力及效率,是否能促进科技之发展、产品创新及多样化。
4、对该产业或相关产业之竞争情形有何影响。
5、是否与全国工业、经济及文化政策兼容。
6、对加拿大在国际市场上之竞争力是否有助益。
(五)投资案主管机关除加拿大创新、技术暨经济发展部外,加拿大“竞争局”(Competition Bureau)依据“竞争法”(Competition Act)对企业并购之投资案,需就商业公平竞争及反托拉斯之立场提出意见,即使无需经过ICA审查的投资案,在某些情形下,在合并前必须向加拿大竞争局报备。竞争局的职掌之ㄧ就在于限制一些会对加拿大国内市场的竞争情况产生影响的交易,因此即使是已成立之企业如寻求扩张营运,有意取得现存加拿大企业之控制权时,也一样需要符合竞争局之要求。
竞争局采取取缔的制度,而非采取发给核准的制度,竞争局有权力采取行动制止某一并购案,使并购案被撤回,或者被搁置不决;或对已完成之并购案进行调查后向“竞争法庭”(Competition Tribunal)就该并购案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