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路上的领跑者
当前位置:首页 >> 合规百科 >> 合规体系

中国跨境投资合规框架全景解析: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5-09-25
一家成长型企业计划在海外进行投资,同时引入外部资本优化国内业务布局。企业团队原以为跨境投资只是资金划转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发现不同投资类型涉及完全不同的审批程序、监管部门和资金合规要求。稍有疏忽,可能导致资金冻结···

一家成长型企业计划在海外进行投资,同时引入外部资本优化国内业务布局。企业团队原以为跨境投资只是资金划转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发现不同投资类型涉及完全不同的审批程序、监管部门和资金合规要求。稍有疏忽,可能导致资金冻结、项目延误,甚至合规风险。

这一案例反映出:在全球化投资浪潮中,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和外资的“引进来”形成了双向流动的格局。为了确保跨境投资的合规性,中国建立了以ODI(境外直接投资)、FDI(外国直接投资)和37号文登记为核心的合规框架。本文将从合规视角出发,深入解析这三者在定义、适用场景、资金流动路径、监管对象及合规要求等方面的异同,帮助企业在复杂的跨境投资环境中行稳致远。

一、跨境直接投资合规框架概述

中国跨境直接投资的合规框架主要由三大体系构成:

1.ODI(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适用于中国境内企业对外投资,需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及外汇管理局申请备案。

2.FDI(外商直接投资)备案:适用于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企业或取得经营控制权的行为,需向商务部门进行备案。

3.37号文登记:针对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进行投融资及返程投资的外汇登记制度,旨在确保个人境外投资收益合法回流。


屏幕快照 2025-09-25 上午11.39.50.png


二、ODI备案:企业“走出去”的合规通道

1. 定义与适用场景

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备案是指中国境内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通过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开展投资时,需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及外汇管理局申请的合规程序。其核心目的是规范企业资金出境路径,确保境外投资项目的透明化与合法性,防范资本无序流动风险。

适用场景包括

  • 海外绿地投资:在境外设立全新的子公司、分公司或办事处。

  • 跨境并购:收购境外公司的股权或资产。

  • 境外企业增资:对已设立的境外企业进行增资扩股。

  • 参与境外项目:投资境外能源、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

  • 战略投资境外上市主体:境内企业作为战略投资人投资参与境外上市项目。

2. 资金流动路径

资金流向:企业资金从中国境内流向境外。

3.合规要求

投资结构审查:在ODI备案中,监管机构对“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的结构尤为关注。比如母公司投资实力较小,但子公司投资规模宏大,需提供充分的商业合理性说明。

资金来源与用途的合规性:对于大额非主营业务的对外投资,监管部门将严格审查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企业需提供详细的资金来源证明材料,确保资金用途与主营业务一致,避免因资金用途不明或不合规而导致备案被拒或后续监管风险。

投资主体的合规性: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ODI备案时,需特别注意合伙人结构的合规性。若合伙人中存在外资背景的企业,可能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备案要求,需提前进行合规性评估。

投资项目的合规性:对于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敏感行业或前往未建交、战乱国家的投资,审核极其严格,通常需核准。企业需提前了解相关行业的准入政策和国家的外交政策,避免因行业或地区限制导致备案失败。

持续合规的要求:ODI项目完成后,企业需接受事后监管,包括不限于项目 完成情况报告、存量权益登记、报到登记等。对重大事项(如增资、股权转让、退出投资)需及时进行汇报,涉及变更或返程投资,需办理合规手续。

三、FDI备案:外资“引进来”的合规保障

1. 定义与适用场景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备案是指境外机构或个人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在中国境内设立企业或取得经营控制权的行为。监管核心是外资准入管理,确保外资在华投资符合行业限制(如负面清单)、股权比例及运营合规要求,同时吸引技术与管理经验流入。

适用场景包括:

  • 设立或变更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或变更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增资、减资、股权转让、合并、分立、终止等资本变动事项。

  • 合法境外人民币来华投资:外国投资者以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开展新设企业、增资、参股或并购境内企业活动。

  • 股权并购:外国投资者以符合规定的境外公司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或变更外商投资企业。

  • 企业转型:通过并购、吸收合并等方式,使非外商投资企业转变为外商投资企业。

  • 外汇资本金投资:外商投资企业以外汇资本金原币开展境内股权投资设立的企业。

  • 境内再投资:以境内合法所得的人民币利润,用于境内再投资成立企业。

  • 中外合作企业回收投资:中外合作企业回收投资确保外国投资者利益,促进技术和经验交流。

2. 资金流动路径

  • 资金流向:境外资金从境外流入中国境内。

  • 资金性质:境外投资者的资金。

3.合规要求

外资背景的真实性:在FDI备案中,监管机构密切关注是否存在“假外资真内资”的情况。即境内企业通过境外壳公司进行投资,实质上为内资投资。企业需提供境外投资者的真实背景资料,确保外资背景的真实性,避免因信息不实而导致备案被拒或后续监管风险。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前,必须仔细对照《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确认投资领域是否允许进入,以及限制类行业的股比上限和经营范围限制,例如电信、金融等敏感行业。

资金用途的合规性:监管部门对FDI资金的用途进行严格审查,要求资金必须用于设立企业、增资扩股、并购企业等合法目的。企业需提供详细的资金用途说明和相关合同,确保资金用途的合规性,避免因资金用途不明或不合规而导致备案失败。

持续合规的要求: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运营过程中,必须遵守税收、劳动、环保等法律法规,并保持合规的日常经营记录。投资企业需按规定通过报送年度报告、存量权益登记和重大事项报告,确保监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

四 、37号文登记:个人跨境投资的合规通道

1. 定义与适用场景

37号文(汇发〔2014〕37号)全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专门针对中国境内个人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进行投融资及返程投资的外汇登记制度。其核心是确保个人境外投资收益合法回流,避免资金跨境流动合规风险。

适用场景包括:

  • 红筹/VIE架构搭建:境内公司的创始人股东为在境外搭建融资架构(如在开曼群岛设立控股公司),并以此吸引境外融资,必须办理此登记。

  • 返程投资:完成境外融资后,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返程投资回境内,设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以控制境内运营实体。

  • 员工境外股权激励:境内公司的员工通过境外母公司参与员工持股计划(ESOP),需要办理此登记以确保未来行权收益可汇回境内。

2. 资金流动路径

  • 核心流动:境外融资款(来自境外VC/PE的投资款、境外IPO的募集资金)从境外流入境外SPV,再由SPV返程投资回境内,设立WFOE

  • 未来收益流动:境内WFOE产生的利润、分红,从中国境内流向境外SPV。

  • 最终收益流动:境外SPV产生的收益(如出售境外SPV股权所得、分红所得)从境外流向境内个人。

3.合规要求

 融资真实性的审查:在37号文登记中,监管机构密切关注境外融资的真实性。企业需提供境外融资的相关合同、资金流向证明等材料,确保融资活动的真实性,避免因融资不实而导致登记被拒或后续资金无法合法回流。

权益结构的合规性:申请登记的个人必须在境内拥有合法、真实、有效的资产或权益(如持有境内公司股权)。企业需提供相关资产或权益的证明材料,确保权益结构的合规性,避免因权益不明或不合规而导致登记失败。

持续合规的要求:境外融资发生后,必须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否则将影响后续资金运作。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在融资结构、股权变更等事项发生时,及时进行登记变更,避免因未及时变更登记而导致合规风险。

联系方式.jpg

上一篇:跨境资本布局的战略课:江浙沪企业参与港股基石投资的实务观察
下一篇:2025年9月12日—9月18日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案例分析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 Copyright © 2022 襄策合规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9868号-3 XML地图
    电话咨询:133 6680 2507
    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