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路上的领跑者
当前位置:首页 >> 合规百科 >> 合规体系

跨境资本布局的战略课:江浙沪企业参与港股基石投资的实务观察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5-09-25
2024年底,苏州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港股IPO中锁定了基石投资机会。起初,企业团队以为只要签署认购协议、汇出资金就能完成操作。然而,实际操作中他们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资金如何合法出境?企业主体是否符合ODI资格?审批机关会···

2024年底,苏州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港股IPO中锁定了基石投资机会。起初,企业团队以为只要签署认购协议、汇出资金就能完成操作。然而,实际操作中他们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资金如何合法出境?企业主体是否符合ODI资格?审批机关会不会因为投资额或股权比例不足而卡住?如果流程处理不当,不仅可能错失投资机会,还可能面临资金被冻结的风险。

这让企业意识到,基石投资并非单纯的金融操作,而是一场政策解读与跨境合规的“实战演习”。

一、资本市场安排与战略考量

基石投资是企业IPO前的一种承诺认购安排。对于发行人,它能提升市场信心、稳定定价;对于投资者,则确保在热门项目中获得份额,同时享受一定锁定期保护。在港股IPO中,发行份额一般分为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两部分,其中国际配售往往面向基石投资者、锚定投资者及其他机构。

港交所对基石投资者有明确要求:独立于发行人、不得享有额外利益、认购款项必须全额缴付,并且投资情况需完整披露。对于企业而言,这不仅涉及金融操作,还涉及合规、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等多维度考虑。

二、ODI:跨境资金的“准入证”

很多企业在基石投资中忽视一个关键事实:即便有投资机会,资金能否合法出境最终取决于ODI审批。审批机关背后的逻辑是偏好“战略性、长期性投资”,因此对投资主体和投资条件有具体偏好:

1.申请主体资格

必须是境内注册企业法人;境外公司或个人需通过境内控股企业参与。

2.审批路径:备案 vs 核准

备案制:非敏感行业、投资额低于3亿美元可省级备案;超额或央企需国家层面备案。

核准制:涉及敏感行业或地区(军工、传媒、房地产、体育俱乐部等)需国家发改委核准。

3.战略性投资要求(审批关键延伸)
部分地区审批机关要求投资者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成为上市公司全流通股的前五大股东;

持股比例超过10%;

实际控制人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董监高)。

对江浙沪中型民营企业或非控股机构来说,如果仅以小额身份参与,可能被质疑投资不具战略性,从而增加审批不确定性。但实务中,部分项目可以通过提前沟通和充分说明投资战略价值,争取“一事一议”的协调空间。例如,展示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战略布局、未来增持计划或对港股项目的协同价值,都能帮助审批机关认可投资战略性。

三、实务操作策略

在合规视角下,基石投资的操作不只是流程问题,更涉及策略和风险管理:

1.前期尽调与投资意向

企业与发行人进行双向尽调,签署保密协议与投资意向文件,明确认购额度、锁定期和资金路径。投资意向协议中嵌入外汇合规条款,明确认购价格、锁定期及违约责任;

2.ODI备案/核准

向发改委申请立项备案或核准,获得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或 核准文件;

向商务部申请《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在外管局(银行)办理中方对外出资的外汇登记凭证。

3.资金划转

可通过境外SPV持股,提高资金灵活性。

4.锁定期管理与资金回流

锁定期内不得减持;期满后可减持,但资金回流仍需履行外汇合规手续。

四 、实务观察与建议

在实际案例中,企业面临的典型风险包括:

  • 资金冻结:未完成ODI手续即汇款导致银行冻结资金;

  • 协议漏洞:投资协议未嵌入资金路径条款,外管局不认可;

  • 审批争议:投资额较小或股权比例不够,被质疑缺乏战略性。

针对这些风险,襄策合规建议:

  • 前置合规评估:项目启动前即梳理审批路径和政策偏好;

  • 材料完整准备: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所需文件提前整理,避免来回补正;

  • 资金路径设计:根据投资规模可考虑SPV架构,但需满足“真实投资”审查要求;

  • 协议嵌入合规条款:锁定期、资金路径、违约责任均需明确,以降低审批和操作不确定性。

联系方式.jpg

上一篇:跨境交易中的数据合规:行业敏感信息的隐性风险
下一篇:中国跨境投资合规框架全景解析: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 Copyright © 2022 襄策合规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9868号-3 XML地图
    电话咨询:133 6680 2507
    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