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铀资源(核燃料)市场供给情况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4-10-09核燃料循环也被称为核燃料链,指核燃料的获得、使用、处理、回收利用的全过程。核燃料链前端主要包括铀矿的开 采和加工(包括选矿、浸出、沉淀等多种工序),铀的提取、精制和转化,以及铀-235的浓缩和元件制造等;后端包括对反应堆辐照后产生的乏燃料进行铀钚分离的后处理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储存和处置。
铀矿开采:主要有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原地浸出采铀和副产物四种形式,分别对应地下铀矿、露天铀矿、地浸铀矿和伴生铀矿四种矿体。其中公司参股的哈萨克斯坦铀矿主要为地浸铀矿,采用原地浸出采铀法开发,其主要原理是对可地浸砂岩铀矿钻孔和注入地浸液(分酸法和碱法,哈萨克斯坦矿山主要使用硫酸),地浸液溶解铀后经抽液孔提出地表,而后在地表工厂进行铀的萃取。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和经合组织核能署(NEA)联合发布的《铀 2022:资源、产量和需求》红皮书, 2015-2019 年,全球铀资源量呈现小幅增长趋势;2019-2021 年,铀资源量略有下降,主要受哈萨克斯坦和加拿大等国采矿损耗、截止品位的变化等影响所致。截至 2021 年 1 月 1 日,全球已探明可开采的铀资源储量为 791.8 万 tU,相比于 2019 年下降 1.9%,其中较 低成本(<80 美元/kgU,对应约 30 美元/磅 U3O8)的铀资源量为 199.1 万tU,仅占总资源量的 1/4。
根据 NEA 统计,澳大利亚是全球成本低于 130 美元/kgU(折合 50 美元/磅 U3O8)类别中铀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其已探明储量为 168.41 万tU,占全球的 28%。就低成本铀资源(成本<80 美元/kgU,折合约 30 美元/ 磅 U3O8)而言,哈萨克斯坦是低成本铀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其已探明储量为 73.21 万吨铀,占全球的 37%。我国已探明的低成本铀资源储量为 13.25 万 tU,占全球的 7%,是世界第五大铀资源储量国。
由于过去几年天然铀价持续低迷,减 产已成为全球铀生产企业的主基调。根据世界核能协会(WNA)统计,天然铀产量自 2016 年创下6.32 万tU高点后开始持续下滑,2020年已降至低点4.77 万tU,降幅约为24.5%。 2021 年后,天然铀现货市场价格开始上涨,带动全球天然铀产量逐渐回升。2022 年全球 天然铀产量为 4.94 吨,同比小幅增长 3.2%。分国家来看,哈萨克斯坦是全球第一大天然 铀生产国,根据 WNA 统计,2022 年哈萨克斯坦占全球天然铀产量的 43%,超过前五名 内其他四国(加拿大、纳米比亚、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的产量总和。整体来看 2022 年全球天然铀的生产相对集中,前五大生产国占据了全球超过 85%的产量。
全球前十大企业占据了 2022 年全球铀产量的 91.7%。分企业来看,根据 WNA 统计, 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公司是全球第一大铀矿生产企业,该公司 2022 年生产天然铀 11373 tU, 占全球总产量的 23%。此外,加拿大的 Cameco、法国的 Orano、中广核矿业、俄罗斯的 第一铀业公司 2022 年铀产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为 11%/11%/9%/9%。世界前十大铀 生产厂商占据了 2022 年全球铀矿产量的 91.7%,生产集中度较高。
根据《世界铀资源、生产、供 应与需求的新动态》(张建国、孟晋),铀的供应分为一次和二次两种。其中一次供应指的 是直接从铀矿山和水冶厂中生产的铀;二次供应指的是天然铀和浓缩铀库存,以及从核反 应堆乏燃料和核弹头中回收的铀。铀资源的供应也可以分为长贸供应和现货供应两种。长 贸供应是指下游核电厂商为保证天然铀长期、稳定的供应而与生产厂商签订长期贸易合同, 其交付时间一般为五年内,在铀价相对低迷时签订长贸合同可以形成一段时间内的价格锁 定,保障供应的同时建立适当的储备;现货供应指的是立即或一年内交货的短期合同供应, 其价格波动往往高于长贸合同。根据 UxC 公司统计,2010 年长贸合同签约量占总签约量 的 83.4%;2020 年,现货合同签约量已超过当年长贸合同签约量,现货供应已成为铀行 业重要的供应方式;2022 年全球长贸合同和现货合同签约量分别为 43846/23385 tU,签 约总量仅恢复至 2010 年前期高点的 58.5%。
根据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统计, 自 2011 年福岛核事故后,全球对天然铀矿的勘探预算持续下滑。即使 2021 年后天然铀价 格触底反弹,但主产国的勘探投入支出仍然处于历史低位。2021 年,全球天然铀勘探预 算同比增长 10.7%,其中加拿大预算最高,为 6700 万美元,其次是美国的 101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