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21年版)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2-12-12信息来源:中国贸促会研究院
信息整理:襄策合规
2021年,在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强势反弹和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近八成中国企业维持和扩大对外投资意向。本次调查依托全国贸促系统资源,覆盖国内20多个省份,调研1013家中国企业,从微观层面实事求是呈现不同行业、性质、规模的企业对外投资实际状况。
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是企业对外投资最主要目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仍是企业对外投资首选地,北美和欧洲紧随其次。超半数企业对外投资优先选择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超六成企业对外投资为小额项目,近半数企业对外投资收益率保持稳定或增加。七成企业海外资产、销售额、员工占比较低,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既有较强促进作用,也有一定替代作用。企业所属行业产业链布局相对稳定,无明显迁移意向,企业普遍认为RCEP有利于地方和行业发展。企业对外投资最担心疫情持续和投资回报率下降,近四成企业认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在风险,超三成企业在境外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过合规问题,超四成企业设立了独立合规部门。
走出去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尽管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相互影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相互交织,对中国海外投资造成了较大冲击,但仍有近两成企业对后疫情时代对外投资,特别是对RCEP区域投资前景较为乐观。超五成企业反映美国是对外投资安全审查和限制最多的国家,三成以上企业表示将在相关国家减少已有投资或寻找投资替代国家和地区。
参照历年经验,本次调查仍以问卷调查为主。2021年5月至10月,课题组依托全国贸促系统渠道,利用举办展览、论坛和培训等活动向3000多家企业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13份。 本次受访企业,从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占32.0%,有限责任公司占30.9%,股份有限公司占14.0%,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占12.3%,其他性质企业占10.8%;从行业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占10.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占7.2%,纺织服装及皮革业占6.9%,通用、专用设备业占6.6%,农林牧渔业占6.3%,医药制造业占5.1%,食品饮料烟草业占4.9%,电气机械和器材业、建筑和房地产业占4.8%,化工化纤业占4.5%,其他行业占43.3%。
合规经营是企业适应海外市场需求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已成为企业“走出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调查显示:超三成企业对外投资遇到过合规问题,较上年回落 3.4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行业龙头企业(42.1%)、实体清单企业(54.5%)、大型企业(50.6%)遇到合规问题的概率较高。
图表1:不同规模企业遇到合规问题概率
从细分行业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企业(66.7%)、采矿业企业(62.5%)、建筑、房地产企业(62.1%)、教育、卫生、文体娱乐业企业(6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企业(50%)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企业(50%)遇到合规问题的概率较高。
图表2:不同行业企业遇到合规问题概率
市场准入与劳务用工是企业遭遇最多的合规问题。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前 5 类合规问题依次是:市场准入限制(57.4%)、劳工权利保护(48.1%)、税务审查(45.0%)、环境保护(41.1%)、外汇管制(40.3%)。
图表3:企业遇到的合规问题类型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一些非商业性和商业性问题和困难。调查显示
疫情和政局不稳是企业遇到最主要的非商业性困难。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经营时,遇到或担心遇到的前5位非商业性困难与挑战依次是∶疫情影响仍在持续、政治局势不稳、经济、汇率波动较、法律法规解释执行不一致/不明确、劳工、环保等法律法规过严。
图表4: 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可能)遇到的最大非商业性
困难与挑战
从细分行业看,仪器仪表企业(62.5%)更多遇到“政治局势不稳定”“获取相关证件困难”问题;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100%)更多遇到“监管合规风险较高”问题;其余行业企业(超八成)更多遇到“疫情影响仍在持续”问题。
图表5:不同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可能)遇到的最大非商业性困难与挑战
投资回报率下降与资金周转困难是企业遇到的两大主要商业性困难。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经营遇到或担心遇到的前5个商业性困难与挑战依次是∶投资回报率下降、资金周转困难、人才缺乏、投资信息较难准确获取、专利技术壁垒。
图表6: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可能)遇到的最大商业性困难与挑战
若您有资金合规出境、企业内部控制、编制合规性报告、碳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疑问的话,可以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