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路上的领跑者
当前位置:首页 >> 合规百科 >> 行业资讯

【跨境资金合规观察】两起外汇违规处罚案例解析:监管趋势与实务启示

录入编辑:襄策合规 | 发布时间:2025-09-03
一、引言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公布了两起针对银行跨境资金业务的行政处罚,涉及金额合计1595.79万元。两起案件分别涉及内保外贷、资本项下资金收付、结售汇业务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等关键领域,体现出监管部门在跨境资金流动和外···

一、引言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公布了两起针对银行跨境资金业务的行政处罚,涉及金额合计1595.79万元。两起案件分别涉及内保外贷、资本项下资金收付、结售汇业务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等关键领域,体现出监管部门在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业务中的严格审查态势。
本文将对两起处罚进行梳理,并结合监管文件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实务操作提出合规建议。

二、处罚信息概览

屏幕快照 2025-09-03 上午10.02.37.png

合计罚没金额:1595.79万元
两起案例表明,监管对于跨境担保、资金真实性审核、统计申报等业务领域的执法已趋于系统化和严格化。

三、违规要点梳理与条款解读

(一)内保外贷操作违规

  • 涉及法规:《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汇发〔2014〕29号)第十二条

  • 风险要点:内保外贷业务涉及担保合同审核、资金跨境流向、境外主体资质审查等多个环节。一旦银行对交易实质性审查不足,容易形成资本跨境流动不透明的风险,影响外汇收支安全。

(二)资本项下资金收付合规性不足

  • 涉及法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指引》(汇综发〔2020〕89号)

  • 监管逻辑:资本项下交易事关境内外融资、投资、担保等敏感领域,违规收付易引发监管套利和洗钱风险,已成为监管重点。

(三)结售汇业务真实性审查不严

  • 涉及法规:《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14〕53号)第四条

  • 典型问题:单证审核不充分、客户业务背景材料缺失、审核留痕不足,均会触发处罚。

(四)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瑕疵

  • 涉及法规:《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汇发〔2020〕16号、〔2022〕22号)

  • 监管态度:国际收支申报是宏观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申报不及时或不准确同样被视为严重违规。

四、对企业跨境资金操作的启示

  • 交易留痕与资料完备化:合同、发票、报关单、资金用途材料需可核可查。

  • 跨境结构设计前置合规评估:资本项下业务需提前报批或备案,避免“先做后补”的高风险做法。

  • 重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及时、准确报送是企业合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 借助专业顾问团队:复杂资金安排建议提前获得专业意见,减少政策理解偏差。

此次两起处罚案例,金额高、业务范围广,充分体现出跨境资金业务在当前监管环境下的高敏感性和高风险性。
对企业而言,合规水平将直接影响跨境资金流转效率和国际化战略落地。
联系方式.jpg

上一篇:境外上市备案深度解析:青岛国恩案例(2025年8月22日-28日)
下一篇:大陆居民境外投资的法律边界
热门服务和内容

业务咨询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 Copyright © 2022 襄策合规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9868号-3 XML地图
    电话咨询:133 6680 2507
    在线客服咨询